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(函授、专科)
一、专业名称:环境工程技术
二、专业层次:专科
三、入学要求: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、中等学校在校生以外的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。
四、培养目标
专业知识方面,要求具备环境化学和环境监测基本知识,初步掌握水污染、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以及工业水处理技术,环境管理的基本知识;工程制图基础知识;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;环境微生物基础知识等。
能力方面,能够阅读、翻译一般性的英语资料;具有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和识图和绘图能力;具备初步的环境管理能力、物料分析检测能力、环境要素和污染指标的分析与检测能力、污染治理工艺操作和控制的能力、污染治理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的能力以及初步工艺设计能力。
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,培养的人才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政治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事业心、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,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意识。
人才培养类型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。
适合工作领域为环境监测服务、环境治理服务业及环境卫生管理等技术领域,从事环境监测、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、工业“三废”处理等工作。
所属专业大类 |
所属 专业类 |
对应行业 |
主要职业 类 别 |
主要岗位类别 (或技术领域) |
相关岗位 类 别 |
相关岗位类别 |
环境 保护类 |
环境工程技术 |
环境保护监测行业、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行业、环境治理行业 |
环境监测服务;污水处理、工业“三废”处理 |
环境监测、污染治理装置、工艺运行控制 |
分析检测、 设备维护管理 |
城乡、企业环境管理 |
五、培养规格
本专业修业年限:2.5年。
学习形式:函授
总学时学分:86学分,1552学时。达到专科毕业要求,无学位。
毕业及学位要求:学生在毕业时应取得的总学分为82学分。
主要从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:
岗位职责、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表
岗位名称 |
典型工作任务 |
岗位能力 |
环境监测 |
1.根据技术规范,确定污染源的采样点位; 1.采集样品,处理、保存样品; 2.分析样品,统计监测数据,编制实验报告; 3.维护保养仪器。 |
1.会使用样品采集仪器; 2.能使用和监测分析仪器; 3.掌握样品采集、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的方法; 4.了解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。 |
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 |
1.运行、维护城镇污水、雨水处理设施和设备,进行水处理净化与再生; 2.运行、维护城镇污泥处理设施和设备,进行污泥无害化处理与利用; 3.填写生产运行记录,整理归档。 |
1.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; 2.厂内构筑物的作用及管理方法; 3.化验指标的含义及应用; 4.会合理的配气、配泥; 5.会正确回流和排放污泥; 6.会排除操作中的故障; 7.设备运行记录、归档能力。 |
工业废水处理 |
1.操作格栅除污机和筛滤机、刮油机、刮渣机、加药装置,进行污废水的预处理; 2.操作厌氧反应器、水解酸化和缺氧好氧生物反应器、离子交换、电渗析等设备,进行废水分级处理和利用; 3.操作污泥、废气、浓缩液、废渣等处理装置,处理二次污染物; 4.配制酸碱溶液和水处理药剂,加药,进行废水的中和、絮凝、沉淀、消毒等; 5.无害化处理垃圾渗滤液; 6.维护保养水处理机械、污(废)水处理设备和控制仪器仪表。 |
1.懂厂内“三废”处理工艺的原理、方法; 2.懂各项化验指标的含义及应用; 3.会合理的配气、配泥; 4.会计算加药量; 5.会正确回流和排放污泥; 6.会排除操作中的简单故障; 7.了解泵、风机等流体输送设备的运行和保养知识; 8.了解污水、污泥处理专用机械设备的运行和保养知识; 9.了解常用闸门、阀门及仪表的运行和保养知识; 10.设备运行记录、归档能力。 |
工业废气处理 |
1.操作集气罩等设备,收集废气; 2.操作废气预处理、气体净化等净化设备,除去废气中有害污染物和颗粒物; 3.操作气体输送、反应剂制备与供应、燃料供应、压缩空气供应、换热器等辅助设备,保障净化设备运行; 4.操作解吸、分离、过滤等设备,回收浓缩后的污染物; 5.操作净化系统产生的二次废气、废水、废渣处理装置、处置二次污染,保管回收物质; 6.操作污染物在线监测仪器设备,监测废气进出口的污染物浓度; 7.维护保养设备、保管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。 |
1.掌握工业废气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; 2.熟悉各种净化设备的构造、工作原理及运行和保养知识; 3.懂得各项监测指标的含义及应用; 4.会计算加药量,会制备反应剂; 5.会排除操作中的故障; 6.了解泵、风机等流体输送设备的运行和保养知识; 7.了解废水、废渣处理装置的运行和保养知识; 8.了解常用闸门、阀门、仪表及各项监测仪器的运行和保养知识; 9.设备运行记录、归档能力。 |
人才培养知识、能力和素质要求:
1.知识结构
(1)职业基础知识:思想政治、法律知识、职业道德知识;职业生涯规划知识;英语知识。
(2)专业基础理论知识:数学、计算机的知识;环境微生物知识;仪器分析知识。
(3)职业专门知识:环境化学知识;环境监测分析技术;水污染治理、大气污染治理、固体废弃物治理以及工业污水处理技术;专业外语阅读与翻译知识、获取专业信息知识。
2.专业能力
(1)职业技术能力: 能够阅读、翻译一般性的英语资料,具有一定的英语会话和写作能力;具备环境监测分析能力;具备初步的水污染治理、大气污染治理、固体废弃物治理、业污水处理工艺操作与控制能力;具备污染治理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的能力。
(2)职业关键能力:具有较强的社会、环境适应能力;具有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、与人交往与合作能力;具有较强的自学、获取专业信息能力;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;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等。
(3)职业核心能力:污染因子的分析检测能力;污染治理设施及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能力;污染治理工艺的运行控制能力。
3.基本素质
(1)思想政治素质: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,具有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(2)文化素质: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,具有一定的与专业知识有关的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,具有认知新知识的自学能力。
(3)职业素质:具有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环境监测分析技能,具有较强的水、大气、土壤环境治理所需的基本技能,有分析解决本专业一般工作实际技术问题能力。初步具有将国内外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实践能力。
(4)身心素质: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,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,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,有良好文化修养、心理素质及一定的美学修养。
(5)创新创业素质:积极向上的心态、对事物时刻保持好奇心、积极思维、勇于探索、沟通能力强,具有影响和激励他人的能力。
